本報記者 李曄
  黃金海岸,黃金水道,地域一體,文化一脈。龍頭昂揚,串聯起蘇浙滬皖,這片中國綜合實力最強區,也是崛起中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而區域內的合作與交流,幾乎伴隨、也助推著它日益強大的全程。從1982年國務院劃定“上海經濟區”,到而今擴容為三省一市;從15個城市協作部門主任聯席會議,到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再到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從區域內的要素合作,走向對制度合作的籲求……這其中,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叮囑與親自推動,他更在今年5月出席亞信峰會後在上海考察時強調:發揮上海在長三角地區合作和交流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既是上海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央賦予上海的一項重要使命。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圍繞落實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繼續完善長三角地區合作協調機制,加強專題合作,拓展合作內容,加強區域規劃銜接和前瞻性研究,努力促進長三角地區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
  時至勢成。是世界與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一步步,將長三角區域合作推向了國家意圖。2010年國務院批准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今年9月,《國務院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出爐,而長三角作為“兩帶一路”的主要交匯區、帶動長江經濟帶助推“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核心引擎地,已經站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曆史節點上。它能否率先、一體化發展,涉及重大國家戰略能否完美實施,涉及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能否亮好“王牌”,更涉及能否通過謀劃一域而帶動全局。
  新機遇、新形勢、新使命。在這區域中,作為龍頭的上海,如何在向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新目標邁進徵程中,更主動地強化對長三角、長江流域的服務與引領能力?在這區域中,如何破解產業趨同、互補較弱、分工不明的舊疾,構建起彼此互利共贏的集群新優勢?在這區域中,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併進的生態文明,需要在此率先垂範,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國家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需要在此形成範本,跨越行政阻隔的區域間協同發展的體制與機制創新,需要在此給出答案……更重要在於,長三角不單純是4塊相加的區域,而是一個彼此相依、握指成拳、一塊兒長大變強的共同體。現在,它怎麼做,決定了未來它怎麼樣。
  這個金秋,本報記者分赴長三角,對話各城市政要,請各市書記市長,暢言當地所思所謀所動,聚焦交流合作痛點癢點,並對區域一體化發展積極建言。
  (原標題:參與兩帶一路建設 促進一體化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zdzutomnjjlh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